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
马斯克再爆惊人预言:5年后手机与App将成“博物馆藏品”
2025年11月,在最新一期《乔·罗根体验》节目中,埃隆·马斯克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预言:5到6年后,传统的手机、操作系统和App将彻底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由AI驱动的实时生成内容。马斯克表示,未来的设备将通过AI实时生成视频和体验,AI将通过设备端和服务器端的对话,直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,不再需要传统的手机操作和应用程序。
马斯克在访谈中表示:“屏幕和音频只是载体,未来设备将内置强大的AI。这将彻底改变我们与技术的互动方式。你想看社交媒体动态?AI直接生成个性化视频投射到你的视网膜。想购物?只需一念之间,虚拟试衣间便自动展开。”他强调,传统App和操作系统之所以低效,是因为“中间层太多,带宽成了瓶颈”。未来的交互将减少这些中间层,AI将在设备端完成更多的任务,如实时生成推文、新闻等内容。
马斯克还调侃道:“这就像从拨号上网到光纤一样,手机将变得像翻盖手机那样过时。”当被问及开发者和App经济的未来时,马斯克回答:“开发者将转向AI内容生成。五年内,80%的消费内容将是AI实时创作。”
技术支撑:Neuralink与xAI的“双剑合璧”
马斯克的预言并非空口无凭,Neuralink和xAI的进展为这一预言提供了技术支持。2025年9月,Neuralink N3芯片在临床试验中成功实现了“每秒1.2万神经元读写”,带宽可与4K视频流媲美(公司白皮书)。2025年10月,xAI的Grok-4模型与Neuralink接口集成,成功支持“意念打字”速度达120词/分钟。
这一系列技术进展让业内人士开始高度关注。早在2021年,马斯克就在《乔·罗根体验》节目中预言,脑机接口将在五年内淘汰语言交流方式,而如今他将目光转向了智能手机的未来。
全球反响:机遇与隐忧并存
马斯克的这一番话引发了全球震动。苹果CEO蒂姆·库克和谷歌Android团队已经开始评估脑控输入技术的潜力。华为和小米等中国厂商也纷纷响应,表示“无屏交互”将是未来趋势,但目前的折叠屏仍是过渡产品。
然而,这一变革也引发了隐私与伦理方面的担忧。伦理专家Christine Grady指出,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数据隐私风险是不可忽视的,感染风险和数据泄露可能成为未来的“新战场”。
社会反响:新就业赛道与数字鸿沟
在社交媒体平台X,相关话题#NoMorePhones迅速登顶热搜,讨论热烈。一些用户表示,“这意味着程序员将面临转行的风险”,而另一些则对AI生成内容带来的假新闻泛滥表示担忧。在LinkedIn的科技群组中,有人认为这一技术的到来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,但也可能加剧社会的数字鸿沟。
未来展望:科幻还是现实?
马斯克的预言一贯带有大胆色彩,虽然有些预言还未完全实现(例如自动驾驶和火星移民),但Neuralink和xAI的进展确实为这一变革铺平了道路。未来五年,智能手机和传统操作系统是否会真正成为博物馆里的“藏品”,尚不得而知。无论如何,这一对话已经点燃了对未来的广泛讨论,技术变革的齿轮正在悄然转动。
以上内容整理自2025年10月30日《乔·罗根体验》节目以及Neuralink和xAI公开的相关资料。
-
马斯克称XAI为英伟达GPU提供
2024-07-23
-
马斯克称微软蓝屏是史上最大IT失败
2024-07-20
-
雷军曾拒绝小米汽车百亿美元估值
2024-07-19
-
周鸿祎回应大模型比大小翻车
2024-07-19
-
周鸿祎批评电车设计
2024-07-17
-
岳云鹏苹果个人信息安全大片
2024-07-08